■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通讯员 林晓秋
李继法从医二十余年,一直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为了让乐清百姓在家门口安心看病,近年来,李继法和团队致力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创新性工作,积极发展呼吸专业亚专科,不断提高对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能力,以更精更专的技术服务于百姓。同时,乐清市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建立博士工作站,与上海瑞金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引进上级医院专家团队来院开展诊疗、手术,其团队也下沉到基层卫生院工作,做到“上通下达”,更好地满足了百姓多层次的就医需求。
去年,李继法团队又运用5G+AI导航技术,与远在300余公里外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恩国团队进行互动,完成首例浙江省内跨区域、远距离5G+AI导航辅助联合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镜下肺结节活检术。高科技+医学“大咖”的技术加持,让患者获得了极佳的治疗体验。
在日常工作中,李继法治病更疗心,他舍得花时间跟患者谈心,寻找病情深处的原因。不久前,一位刚确诊的肺癌患者找到李继法,说自己对癌症的各种治疗方案不理解,越是网上查越是心里发慌,无从选择。看着患者沮丧的神情,李继法巧用“稻田除草”做比喻:“我们把肿瘤看作田间杂草,人体正常组织看作庄稼的话,手术是挖草,对大部分患者来说能清除杂草,但也有少数不能彻底,因为有可能杂草的根须残留,这就是小部分人手术后仍需治疗的原因所在。化疗是喷撒‘杀虫剂’,对杂草和庄稼同样有害;放疗是‘照射’,照射后也有可能损害庄稼;而免疫治疗则是通过调节‘农田的环境’,从而达到杂草在此环境下无法生存,逐渐枯萎的目的……”李继法把肿瘤的几大治疗手段解释得清清楚楚,令患者茅塞顿开,表示要积极接受治疗。
正因这份耐心和细致,很多患者及家属将他视为朋友。有一次,叫号后,一位患者推门进来后坐下,李继法问他有什么症状,他说:“我这次来不为看病,就是想来看看你。真的很感谢你,让我现在还能活得好好的。”
近年来,凭借出色的临床工作能力,李继法获得了温州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温州名医、“雁山名医”等称号。此外,他还被聘为温州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相继获温州医科大学教坛新秀、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名师和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完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并获得省优秀继续教育项目奖等多个奖项。
(摘自《乐清日报》2023年5月8日第5版)